锡合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锡合金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浩丰创源财务舞弊疑云难散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5:07 阅读: 来源:锡合金厂家

来源:法治周末

应当费用化的支出被人为地资本化,浩丰创源亮丽的财报着实难逃舞弊的嫌疑。而其初创团队的剧烈动荡,又不免使人担心其长期的稳定性与成长性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老谭

北京浩丰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浩丰创源)即将叩开创业板的大门。但通过深入分析,这家以营销信息系统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存在着以隐藏成本费用为主要手段的财务舞弊嫌疑。

至于备受市场关注的这家公司创始人因理念分歧而出局的新闻,更让人相信这一局面的产生更多是一场暗算。

财务舞弊若隐还现

对于一般的资本市场投资人而言,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是最重要的业绩表现指标,浩丰创源这一方面的表现是优异的:2010年和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64亿元和1.16亿元,同比增长了9.2%和42%;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3%和42%,达到了3814万元和2679万元。

再专业一些的投资人,可能还会关注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实际增长情况,或者还会关注公司的经营活动净流量,但这两方面公司的表现也还不错。

但这些都无法隐藏公司存在的财务舞弊嫌疑,在财务报表的体现是,作为一家软件服务企业,公司的存货出现异常的增长。

2011年年底,浩丰创源的账面存货达到3199万元,较年初翻番有余,具体增长幅度是109%,较2010年年初更是增长了4.3倍,增长额超过了2500万元。

按照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中的某些科目应当存在一定的匹配性。如存货,其反映了企业为应对生产而产生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库存商品,正常的生产制度下,应当与公司的生产规模相匹配。

但公开数据显示,公司的存货增长幅度已经远远脱离了生产规模的增速,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成本,其增幅都要远远小于存货增长幅度。其中,公司营业成本在2011年的同比增幅为35%,2010年则是同比下降了2.4%。

那么,公司是如何解释的呢?

招股书解释称,存货金额呈现较快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存货都是为项目采购的第三方产品,而大型订单合同项目持续上升,由2009年的3个上升到2011年的11个。大型订单合同项目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9年37.54%上升到2011年的61.06%。由于项目金额大,一般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在项目未完工之前,为项目外购的第三方产品全在存货核算,因此导致存货金额持续上升。

公司称,2010年12月31日存货较上期期末增加1199万元,主要是本年新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由于项目尚未完工验收,导致存货未完工项目增加1278万元。2011年12月31日存货较上期期末增加1818万元,主要是本年新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由于项目尚未完工验收,导致存货未完工项目大幅增加。

至于存货的具体内容,公司称,主要是为完成项目而进行的外购软硬件备货。

公司的解释是否合理呢?解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软件企业的一些业务特征和财务处理特征。

对于项目型的软件服务企业而言,存货科目是相当复杂的。外购的软硬件固然可以纳入存货成本,但最受监管层关注的是,开发支出采用的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处理。

按照财务规则,只有开发成功率很大且进入实质开发阶段的支出才能资本化,因此,有业内人士怀疑,公司增长幅度如此之巨的存货,不排除有大量应当费用化的支出被公司进行了资本化,这样可以提高当期的盈利。

浩丰创源的财务疑点还不止上述一条。

公司的应收账款一直金额较大且最近3年来数额比较稳定,尽管公司披露的账龄信息和应收款对象信息显示不存在长期应收款挂账的问题,但披露信息向来不能证明与背后的实际情形相符。

此外,公司还存在隐藏人员成本的嫌疑。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公司的员工总数分别为79人、82人和110人。可见,公司在2011年的员工人数增长较多,而同时,公司的员工薪酬支出却没有明显增长。

浩丰创源的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2011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89万元,同比只增长了2.5%,与2009年相比更是仅增长0.8%。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3年来,浩丰创源的员工不仅没有涨工资,在2011年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人均工资还下降了。

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人力成本节节攀升的局面下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有业内人士怀疑公司存在通过其他渠道转移人力成本的可能,由此虚增盈利。

与此同时,公司还称研发费用不存在计入存货的资本化,因此,公司的所有人员成本都体现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但是,实际上进入这两部分的人力成本总额只有约600万元,远低于实际现金支付的金额。这一差异更加深了市场对公司转移人力成本的怀疑。上述业内人士说。

创始人出局:暗算还是无奈

2008年12月,浩丰创源公司创始人团队发生了一次地震:原最大股东、创始人刘明转让其全部股份并离开公司。

根据公司的披露,刘明将所持浩丰有限(浩丰创源前身)76.17万元、100万元、70万元、30万元出资分别转让给李卫东、李晓焕、张召辉、李惠波,价款分别为76.3165万元、100万元、70万元、30万元。

也就是说,刘明是在原价转让其出资。为什么创始人会选择低价出让出资并退出公司呢?

公司也进行了解释,刘明之所以要离开公司,是因为:刘明与孙成文均为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相当。随着公司业务发展,二者经营理念、战略发展方向产生了根本性意见分歧。孙成文认为公司业务发展重点应当是行业内知名客户,以大订单为公司发展主要方向,应当适当放弃业务不稳定、项目回款难的小客户。孙成文经营理念得到其他主要股东支持,所以刘明自愿将对公司全部出资276.17万元作价276.3165万元向其他股东进行转让,并从公司离职。

至于为何低价转让,公司称:首先,刘明因其与其他股东经营理念不同而离职并计划继续从事类似业务,其他股东不愿支付更高价格收购其股权;其次,在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司的业绩表现一般,发展前景不明朗。

刘明在离开公司前是公司最大股东,2008年7月之前,其出资比例几乎是孙成文的两倍,在公司理应有着最高的话语权,因此,若是经营理念与孙成为有分歧,刘明也应当拥有主导权,况且,经营理念的分歧在任何公司都会出现,这不应当成为被迫离职的首因。

刘明在被迫离职后,其出资也就必须要处理,所以也就不再有定价上的话语权,这种情况下出现低价转让也就不难理解了。

公司所谓的低价转让是由于"在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司的业绩表现一般,发展前景不明朗"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2009年公司就将进入上市辅导期,当时作为创始人的刘明不可能不知情;另一方面,自从2009年开始,公司的业绩三年三个大台阶,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刘明的出资转让是在2008年12月,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也不可能如此没有判断力。

在2008年6月,公司股东王建军和李军就曾经出让过出资,当时的价格达到3.2元/单位出资和3.24元/单位出资,根据披露,定价参考了当时的每股净资产,也就是说,2008年6月公司每股净资产就达到了约3.2元。这一背景更反映了刘明转让出资的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水平。

无论是因团队合作原因被迫离职,还是因利益分配问题弃股出走,创始人团队如此大的非正常动荡,着实令人怀疑浩丰创源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上海虹桥医院

寻医问药

昆明南大脑科医院